口腔里白色的、很臭的小塊,通常是牙菌斑、食物殘渣、口腔黏膜脫落細胞等混合物形成的牙垢,也可能是一些口腔疾病的表現,如扁桃體炎、口腔潰瘍等產生的白色分泌物。以下是對這些可能情況的詳細解釋。
- 牙菌斑與食物殘渣:日常飲食中,食物殘渣容易留在牙縫及牙齦邊緣,與口腔中的細菌結合后形成牙菌斑。長時間不清理,這些殘留物會硬化成牙垢,呈白色且可能發出臭味。
- 口腔黏膜脫落細胞:口腔黏膜細胞會定期脫落,與唾液、細菌等混合后,有時會形成可見的白色小塊,尤其在口腔干燥時更為明顯。
- 扁桃體炎分泌物:扁桃體炎時,扁桃體隱窩內可能積存白色或黃白色的分泌物,這些物質在咳嗽或清嗓時可能被排出,呈現為白色小塊,并伴有異味。
- 口腔潰瘍分泌物:口腔潰瘍時,潰瘍面可能覆蓋一層白色或黃色的假膜,這是由壞死細胞、細菌和炎癥滲出物組成的。這層假膜有時會脫落,形成口中的白色小塊。
除了上述情況,還有其他口腔或全身性疾病可能導致口腔內出現白色、有臭味的物質。因此,建議定期到口腔科檢查,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,及時清理牙菌斑和食物殘渣。如發現口腔有異常變化,應及時就醫,遵醫囑進行治療。